当前位置:首页 > 早教 > 正文

早教课好不好

  择校,就一定能让孩子上个好大学吗?

  上课外辅导班,就一定会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吗?

  上早教班、学前班,就一定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?

  不,统统都不是的!

  大数据告诉你,择校、上课外辅导班,不仅不能保证孩子学习成绩优秀,反而可能消解孩子的学习兴趣;提前上学前班,不仅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,反而可能给孩子提前带来挫败感。

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、黑龙江、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,调查结果揭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秘密,尤其是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常识,。值得各位家长关注。

  01

  家庭教育最关注孩子的什么?

  各位家长,你最关注孩子的什么?

  除了学习成绩,是不是还是学习成绩?有多少家长关注过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?关注过孩子最近的情绪变化?关注过孩子的兴趣爱好?事实上,后面这些发展性因素,才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质量的关键因素。

  由此可见,家长更关心“成才”而忽视子女“成人”,于是不太关注人际交往、自理能力、性格养成、兴趣爱好、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,对建立亲密亲子关系、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。

  02

  学前班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

  大数据告诉我们,早点上学,提前抢跑,并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。

  上图显示,学前班不仅没能帮助小学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,反而因为让孩子过早学习引发挫败感,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,从而产生了学业上的倦怠和松懈。

  03

  择校并不能带给家长期待的效果

  家长择校是为了让孩子享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,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,然而……

  04

  课外班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

  学前班教育、择校行为、课外班学习及课外作业,是三项性价比较低的家庭教育投入,不仅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,反而存在让孩子身心俱疲、减弱学习兴趣、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的负面效应,给后面的学习阶段带来难以预估的消极影响。

  05

  “考得好就给奖励”不管用

  物质刺激能否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?调查显示,与孩子的成绩优秀呈正相关的不是买礼物、给零花钱这些物质奖励,而是父母双亲教育理念的一致性、互相理解支持的亲子沟通模式以及家人间良好的情绪理解与反馈。

  比如说,面对教育分歧时,父母选择“私下再协商”的家庭,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76.10%,成绩较差的比例仅为11.98%;“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关心”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74.12%,而冷漠、疏离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12.48%。

  06

  家人共进晚餐,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

  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?

  调查数据显示,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;

  爸爸经常和孩子做事(玩智力游戏、打闹玩耍、一起运动、一起聊天谈心、一起尝试新事物、一起修理东西、共同保守一个秘密)对孩子的学业水平影响明显;

  家庭娱乐活动越多孩子成绩越优秀;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“几乎每天”或者“每周2-3次”能家人共进晚餐。

  07

  会做家务的孩子,学习成绩更优秀

  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“只要学习好,别的啥都不用做”。这样真的对吗?看看大数据怎么说——

  08

  “隐形爸爸”是一种家庭缺陷

  尽管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早已不是新闻,但本次调查所显示的“仅一成家庭是父亲承担主要教育职责”的现状,仍然让人吃惊。尤其对男孩而言,父教缺失会使男孩的性别认同弱化,容易被母亲过分呵护、过度保护,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,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,甚至导致各种暴力行为。

早教课好不好

  09

  男孩的父母,更应该多了解男孩的内心

  调查发现,很多男孩的父母认为“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”、“找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”、“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”,或者说“没有时间沟通”和“有沟通困难”。

  其实这和男孩的身心特点有关,他们不善于向父母袒露心迹,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,面对要求或压力时,要么反抗,要么沉默忍耐,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。

  遗憾的是,男孩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多为学习、交往等外在情况,而对于男孩的愿望、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。比如,他们比较了解的是“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”、“孩子喜欢的老师”、“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”,而对“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”、“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”、“孩子最崇拜的人”知之甚少,这说明我们没有深入考虑男孩的特点和需求,自然会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。

  10

  男孩成绩不好,和父母有一定关系

  调查结果显示,在学习动机、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,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。

 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行教学方式以言语教学为主,正顺应女孩的学习特点,而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、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,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,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,从而潜质发挥受到限制,在学业表现中陷入困境。

  另一方面,男孩的学业成绩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,学业成绩较好的男孩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,相反则父母的负面教养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。

早教课好不好

 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教授的“人际关系理论”指出,民主的氛围、融洽的关系比物质环境、物质刺激更有意义。本次调查显示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更多采用协商、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,证明这一理论在家庭教育中也有重要作用。

  来源:福建教育微信 、给孩子吃最好的

想了解更多关于福州的那些事?

  掌上福州

苹果手机版

看新闻都用它

  掌上福州

  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

福州日报

fuzhouribao

福州晚报

fuzhouwb

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

fzrbjiaoyu

福州晚报东街口

dongjiekou-FZWB

福州日报HAPPY团

fzrbhappy

影像福州

image_fz

福州新闻网

fzxww83762780

homeland家园

homeland_mag

  

相关文章:

文章已关闭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