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王谨 图片来自网络
从三岁送入幼儿园,孩子从一大早8点钟入园,直到下午5多离开,大量的时间是在其中度过。我们以为的孩子就是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,偶尔学点东西,其实不是,她们几乎没有自由的玩耍时间。
1
先看一张某一级幼儿园小班的课程安排表
课程安排的满满的 !
作息时间安排如下:
8:00~8:30 吃早饭 8:40~9:00 上厕所 洗手
9:00~11:00 三节课 11:00~11:30上厕所 洗手 喝水
11:30~12:00 吃午饭 12:00:~14:30 睡午觉
14:30~16:00两节课 16:00~16:30吃饭
16:30~17:00洗手 上厕所 排队 等家长 17:00 接孩子 回家
期间还有所谓的小餐食,再加上处理孩子间的各种小矛盾,整理秩序,耗费大量时间。
2
孩子间的交流,自由玩耍的时间在哪里?
有没有发现,如果孩子在小区和别的孩子玩,基本上两三次以后,就很熟悉了,知道对方的名字。但在学校,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,孩子好友很多同学不知道名字,甚至从来没有一起单独玩过?彼此之间只是看着脸熟,知道是一个班的而已。
虽然教学是以游戏或者多媒体的形式演示,但注意!一切是老师主导,必须要遵守纪律的前提,孩子是没有任何的主动性的,也不允许相互的说话和玩耍。即使在好的课程也是阻碍孩子的交往。
至于舞蹈绘画等所谓素质教育,往往是按照单一的标准和答案要求统一,束缚了想象力和自由的发挥。
课外自由活动,也就是课表上写写罢了。由于担心安全,现在学校很少户外活动,即使有也是以做操以及集体活动为主,本质还是教学,让孩子自由的轻松活动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放学后由于住址不再在一起,各自回家,也没有玩耍的机会和时间。
那么孩子的自由玩耍和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和实时间又在哪里呢?
3
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更多是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中学来的,这种对于规则 秩序 相互的忍让 甚至感恩 以及各种情感如挫折 愤怒 不甘 等等的体验,是我们教不来的,必须亲身去试,才能有体会。
身体的接触和奔跑 追逐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必须,只有风 阳光 朋友 奔跑 自由的玩耍才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灵魂滋润,才能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爱和温暖的种子。
但我们现在的幼儿园给不了,家长没时间去陪,现在的孩子注定在动画中和网络游戏中独自度过童年。
4
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小学化是问题的根源,但究其根本还是升学压力,选拔机制的失调。
只要我们现在的高考 中考 制度不根本性的变革,那么这种压力自然会传递到哪怕是末端的幼儿园,即使是刚刚入园的小朋友也无法幸免。
也许这种压力还会传递,以后的孩子,一出生也许就已经进入到了压力场。
其实每一个人有压力,也就是每一个人没压力,最终的结果和每一个人快乐轻松是一样的,只是人们怕,没人敢走出这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