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育儿 > 正文

大班语言我心中的小学作文

  点击上方“公众号”蓝字

  爱上我~

  

  昨天出门办事,回来开车塞了两个多小时,接了孩子去上课外课,回到家累得我八点就眼皮打架,赖在床上不想动了。先生还没回来,孩子学校一堆作业还没写,我跟儿子说,妈妈困死了,你快点写,咱们早点睡。儿子说,妈妈,我自己都能搞定,你睡吧。

  然后,我竟然就心大地睡!着!了!

  今早醒来时,他爷俩正坐在餐桌前,边吃早餐边聊天。我说好像失忆了一样,孩子作业都没陪他写,今天怎么交啊!!

  韩先生说,他昨晚回家时,儿子刚好写完作业在整理东西,作业都一一写完,并自己在家长手册上画勾了,桌子和书包也都收好了。他俩一起洗漱换睡衣,还讲了搞笑的睡前故事,踏踏实实睡的。一时间,我真是有点恍惚。

  一直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,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了,但至少眼前已经看到了一点成效,在我想休息时,他能够至少把该做的事自己做完,想想,还挺欣慰的。

  经常有留言会说,孩子的学习习惯特别不好,要么磨蹭,要么丢散落四,要么家长不陪着就什么都做不好。家长也努力过了,要求也提了,可是似乎没什么用,问我有没有好办法。

  其实最初,我也是事事看到不顺眼就对孩子提要求,说的又多,又抽象,又琐碎,又苛刻。孩子的状态就是,听到什么改什么:坐直了,好的。握笔姿势,行。东西用完收回去,好吧。写作业别磨蹭,嗯。书包收好了没?哦。。。

  要求太多了,孩子执行起来就费劲,往往顾了这头,忘掉那头。同时,因为每次都有家长唠叨,反而成了一种提醒,孩子索性不去记了,挨说了照做就好,习惯更难养成了。

  有次儿子自己咕哝说,我怎么老挨说啊,这个脑子真是,我怎么又把这个给忘了,唉!听到这话的瞬间,我忽然觉得有点心酸。我们觉得这些要求都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,于孩子却成了巨大的负担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?

  有天晚上他写作业,照例又是边写边擦,弄了一桌子橡皮屑。后来换书,挪本子,又把橡皮屑弄了一地,走路踩了地下黑黢黢的,处女座表示血压瞬间飙升到220。

  我强忍着怒火问他,你怎么能不能把橡皮屑都聚集到一个地方,一起扔掉啊?这样怎么清理呢?脏死了!儿子委屈地说,我没有趁手的兵器啊,拿什么清理啊?我们在学校都清理很干净的。

  我一愣,问他在学校怎么做?他说有专门的桌子上用的小扫帚小簸箕,桌面脏了,就去扫干净,这是写完字之后,必须要做的事,老师都讲得很清楚。

  忽然想起某天老师曾经在班级群里贴过一张孩子扫桌面的照片,我没特别留意,还以为是什么游戏,原来是这样子的。

  我好奇地问老师都是怎么讲的,他就告诉我,首先要怎样,然后,接着,最后。。。从取纸笔写字开始,直讲到倒了垃圾物归原处为止。我说怎么老师讲的事你都能记住,妈妈天天念叨你也记不住啊?他说因为老师讲得清楚啊,这些是一件事情,妈妈说的是一堆事情,总也做不完,总也做不对。

  噢,我恍然大悟,给孩子的规矩,真的应该定得更清晰,明确,有量化标准和完成的曙光。这样孩子才更易于做完做好。

  于是我们开始把一些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写一个有顺序的清单。比如早晨起床:

  刷牙

  洗脸

  抹油儿

  梳头发

  喝蜂蜜水

  看课表换校服(内裤、袜子)

  早餐

  检查书包(水杯)

  出门

  大致写一个表,并不写具体每个几分钟,只写早上要做的事。这样孩子对于出门前的事,一目了然,并且知道做完一件少一件,很快就可以完成,就不容易有畏难情绪,也没有磨蹭的必要。其实有时人往往是在对未来事情不确定的时候,才更想拖延不是吗?

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list,有些天可能有微调。比如有library的那天,要记得带图书馆的书去还。

  类似的表,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,比如我们每次去上课外课,滑冰要带什么衣服,鞋子箱子手套,等等,孩子都能自己去拿好。

  最初我也曾经担心有了这样的list孩子依赖性更大,会不会更加不思考,也养不成好习惯。可现实情况正相反,因为每天peaceful的重复过程,孩子反而很快就变成了下意识习惯。一段时间后,根本不需要再看表了,同时,在他自己做事时,也会列个一二三去照做,条理性愈发好起来。

  回到昨晚他自己写作业的事,今早我问,英文作业你不会忘写了吧?他说没有啊,就是sorting words and glue them。我说不对啊,那是前天的作业,完了完了,肯定是没写。儿子一脸你真弱的表情,拿出作业本说,你看看,都写得清楚着呢。

  我又拿出作业本一看,整整齐齐,按照发音分类贴得好好的,心中有点小小的得意。我夸他说,我儿子真是好棒呢!儿子愣愣地说,老师就要求这样做的,这有什么奇怪的。

  瞧,他还不领情。老师的要求,我也看到了,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,但却比我们做得更细致到位。

  老师每周会发一张单词表给孩子,一周内要把这些词学会。拿到手的第一天,就会做如下的事情:

  

  1.单词读3遍

  2.把一整张剪成单个单词

  3.剪完剩下的废料清洁干净

  4.剪刀放回原处

  5.每个单词背面写上你的名字(缩写)

大班语言我心中的小学作文

  6.用三种不同方式给单词分类

  7.在练习本上写下你如何分类的

  8.把单词放进收纳袋

  9.如果完成早可以去图书角读本其他书

  这个过程非常清楚,而且既有内容学习习惯,又有物品使用习惯,还有激励策略。儿子就特别喜欢早早做完,然后去读一本额外的书,他觉得这样很酷。

  这样的内容,老师会做成poster挂在或贴在教室各处,孩子随时可以看到。也许有的爸爸妈妈说,我们学校没有这些东西怎么办啊?咱们可以参照这种形式自己做啊。我给孩子在家的清单,也都是自己做的。不但如此,形式也可以不拘一格,语言上,中文英文看孩子适应,内容上,也因人而异。

  即便是吃饭这种小小事,也很容易做出一个清单:洗手→搬椅子→戴围嘴→拿勺子筷子→手边放好餐巾纸→吃饭→碗送厨房→洗手洗嘴。

  不识字的孩子,可以用图画的方式,趣味性更强,让孩子习惯做事是有线索和逻辑链条的,记忆起来也会格外轻松。

  看儿子班里,关于上课听讲,有这样的要求。

  

  说话要举手

  眼睛看着讲话人

  脸朝前(成年人会觉得很弱智的要求)

  思考内容

  管好小手不乱动

  脚丫也要安静

  这个图表,小到幼儿园,大到小学,对孩子们都会非常适用。我特意问过儿子,他说眼睛扫一眼就知道哪里没做好,因为看太多次了。

  用这样的方式,效果比老师和家长碎碎念无数遍要好上太多。

  我那天去开家长会,还偶然拍到这样一个表,也特别有用,是关于孩子写作编辑的:

  

  1.句首要用大写字母

  2.必要的地方使用标点符号

  3.单词之间空格

  4.句子通顺,思路完整

  5.单词里的元音问题

  这个list也可以改成中文写字的一些要求,具体的爸爸妈妈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
  其实这些习惯养成表格,都是思维导图的一种,思维导图这一两年间特别火,种类很多,作用各异。但正因为种类繁多,操作起来反而不易上手,很多人看看也就过去了,我觉得倒是不如从这些简单的小细节入手。

  这都是些非常实际、适用的技能方面习惯培养,在孩子的意识方面,我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想说。

  昨天在舞蹈教室外,我看到这样的两张poster,让我颇是心动了一下下。

大班语言我心中的小学作文

  

  图上文字:没有付出,就没有收获

  这张,告诉孩子们要获得成就所需付出的代价——

  而这张,让孩子们心中,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前行。

  

  图上文字:若能唱出这张乐谱,感谢一位音乐老师吧。

  在我看来,努力需要付出的代价与对父母师长感恩的心,更是孩子们学习习惯培养中不能够缺少的部分。而这部分教育,不应是我们苦口婆心喊口号或讲道理地以填鸭式方式硬塞给孩子,而是如涓涓溪流,如此细无声地,散布在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孩子们会收到的。

  本文来源:Michael钱儿频道

  欢迎订阅2017年

  《中国儿童画报?百变马丁幽默故事》

  精美礼品不容错过

  

  

科学人文发明创新

爆笑条漫 时空冒险

百科知识 自然探秘

  动手动脑 趣味生活幽默漫画

  

一切尽在《中国儿童画报?百变马丁幽默故事》,百变马丁,陪孩子度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童年。

  

  

订阅代号:1-372

全年订阅附赠精美礼品

订阅代号:1-372

每月两册:定价:15.00元

全年订阅价:180.00元

订阅方式:

1.在当地邮局订阅

2. 拨打11185订阅

3. 在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bk.11185.cn订阅

4.微信扫一扫,一键订阅

(仅限北京地区)

  

  若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,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

相关文章:

文章已关闭评论!